B型鏈球菌感染

2009033110:00
四分之一的育齡婦女帶有B型鏈球菌,雖然媽媽沒有任何症狀,但新生兒卻會遭感染。除了急性感染外,小孩可能在學齡期出現聽力、視力問題,甚至變成腦性麻痺兒。美國已經全面要求孕婦產前檢查。醫師建議,因檢驗費用低廉,孕婦可考慮自費檢查、治療。

台北市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指出,前幾天才剛接到一名三個月大的小女娃,發燒、活動力降低、喝奶量減少、哭鬧不安、小便量減少、左側腿部肌肉張力變低,經檢查發現小女娃遭B型鏈球菌感染。


四分之一的育齡婦女身上帶有B型鏈球菌,媽媽本身沒有症狀,但生產過程中,新生兒經過產道時,會遭到感染,盛行率約千分之一。

遭感染的小寶寶出生後七天,就會出現呼吸費力、喝奶量減少、嘔吐、嗜睡、不安、體溫異常等,嚴重者會出現呼吸窘迫、肺炎、腦膜炎、敗血症,致死率達二到四成。存活的寶寶也有一半會出現神經學後遺症,聽力、視力都出現問題。國內就曾報告過健康新生兒變成腦麻兒的個案。


出生時健健康康的小娃娃,卻突然出現嚴重感染,還埋下後遺症的隱憂,讓許多父母無法接受。美國疾病管制局已經建議所有孕婦,在懷孕35到37周時,接受陰道和肛門直腸的B型鏈球菌篩檢。
篩檢非常簡單,約花幾百元即可,發現帶菌的孕婦,只要在待產時,給予簡單的抗生素就可以減少新生兒被感染的機會。雖然國內健保不予給付,但是新生兒科醫學會建議,孕婦在產檢時,應該詢問產科醫師,並接受B型鏈球菌篩檢。
通常B型鏈球菌並不會危害到健康,但是偶而會導致厲害的健康問題,其中約有一半的B型鏈球菌感染發生在新生兒身上。對新生兒而言,B型鏈球菌是敗血症和腦膜炎最常見的原因,也是新生兒肺炎常見的病因。
感染B型鏈球菌腦膜炎的新生兒即使治癒以後,也常常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聽力或是視力受損、學習障礙、運動障礙或是腦性麻痺等等。通常寶寶受到感染的來源來自於媽媽的產道,B型鏈球菌也會引起早產、死產或是流產的問題。

過去醫師常常會爭論需要進行全面性的篩檢或是針對高危險群進行檢查就可以了,但是美國婦產科學院認為;「我們現在有強烈的證據認為:若要避免寶寶在生產過程中受到感染,則對B型鏈球菌進行例行性的篩檢視較好的方式。」因此美國婦產科學院認為除了在特殊的狀況之外,不應該只對高危險群孕婦進行相關的篩檢,而必須進行全面性的篩檢。


目前國內並沒有將B型鏈球菌的篩檢,列入健保產檢的給付項目之內,大部分醫療院所也沒有將相關檢查列為例行檢查項目。參考美國婦產科學院的建議,建議考慮將B型鏈球菌篩檢列為產前檢查的例行檢查項目。

他指出,新生兒受B型鏈球菌感染後,可能為早發性感染,於七天內即發病,或者為晚發性感染,即於超過七天之後才發病。發病的小寶寶,可能出現的症狀輕重不一,呼吸會比較費力、喝奶量減少、嘔吐、嗜睡或不安、體溫過低或過高等等,並且有可能進展到產生呼吸窘迫、肺炎、腦膜炎,或是敗血症的臨床表現,致死率可以高達20 ~ 40%,而存活的寶寶當中,也有將近一半的人,最終仍留下神經學的後遺症。

治療方式

治療新生兒B型鏈球菌感染.是根據細菌培養結果,給予有效的抗生素,完整的治療療程結束後,仍需長期追蹤聽力、視力、行為、語言及神經學發展。


醫學研究顯示,身上有B型鏈球菌落的準媽媽,如果接受有效抗生素治療,即可減少新生兒被感染的機會。美國疾病管制局已經建議所有孕婦,應於懷孕35 ~ 37週間,接受陰道和肛門直腸的B型鏈球菌篩檢,並給予篩檢陽性的準媽媽們,在分娩前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另外,來不及做篩檢就已經生產孕婦,則根據危險因子的有無,分別對新生兒作不同處理。
臺灣目前也開始推廣孕婦接受B型鏈球菌篩檢,以預防國內新生兒發生B型鏈球菌感染。
孕婦接受B型鏈球菌的篩檢與預防性抗生素治療,有助於減少新生兒於生產過程中,受到B型鏈球菌之感染機會,同時也沒有明顯副作用。不過,目前健保尚未將這項篩檢納入給付項目,準爸爸準媽媽在進行常規產檢時,可以再次詳細詢問您的產科醫師,有關這方面的資訊。多一分瞭解,可減輕您的焦慮,降低小寶貝風險,以期能使我們的下一代更健康快樂成長

B型(乙型)鏈球菌( GBS)是一種常見的腸內菌,大約有10-35%健康婦女的下腸胃道或是陰道裡面,可發現此菌的蹤跡,這種帶菌狀況的產婦,有機會讓胎兒、新生兒暴露在感染源,以致將近1%新生兒發生感染,因而帶給新生兒極大的生命威脅危機。

孕婦的生殖泌尿系統如帶有B型鏈球菌,本身雖然不會發病,但卻可能垂直傳給小孩,嚴重可能致死,另它會造成新生兒感染、敗血症以及新生兒腦膜炎,一般相信早產、低體重、早期破水皆與其有關,在新生兒感染早發性發作於出生後一週內發作並且在48小時之內症狀急速惡化以致死亡等高死亡率的急症,受感染者大多是低體重兒,而最可怕的一種症狀即是表現出敗血性休克伴有呼吸窘迫,雖極力在抗生素治療下數小時之內亦快速踏入新生兒死亡之途 。

臨床上以盤尼西林抗生素為首選藥物,此種藥物在婦產科用藥為B級安全用藥。

目前醫學上雖無法得知哪些孕婦為高危險群,遲發性感染途徑也較不明,但是,孕婦在懷孕35至37周時,應接受陰道及肛門B型鏈球菌的例行篩檢,發現帶菌的孕婦,在生產時給予預防性抗生素,可減少約7成的早發性感染;不過,因為遲發性感染無法在生產時預防,目前認為與環境污染有關,所以帶菌的孕婦日常生活要注意良好衛生習慣及環境的清潔與消毒,才能給寶寶乾淨的成長環境。

至於為此採剖腹產分娩方式,更不值得,因為GBS是很普遍的細菌,新生兒發生GBS感染的機率大約是1/1000,如果孕婦產道培養發現帶有GBS,這個機率雖會達到1/300,而若在待產時預防性注射抗生素,就可以將新生兒感染的機會降到1/6000。的確新生兒B型鏈球菌感染,負面影響不輕,甚至可能致命,但那是指沒有培養細菌,更沒有在分娩前接受抗生素預防療法者,才可能有1/300發生胎兒感染之可能性。